热门文章 华为以太时钟同步原理介绍(一)

时间:2016-10-21   作者:浙江思唯网络   分类: 基础配置   评论:0  
时间:2016-10-21   分类: 基础配置    热度:16802   评论:0
1、以太时钟同步简介 以太时钟同步功能,用来实现以太网上的频率同步。它可以从线路上恢复时钟信号,或者从外时钟BITS接口输入时钟信号,然后通过以太网把频率向下游网络传递下去。使用该功能,使得时钟频率可以通过以太网传送。 随着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,通信设备的时钟频率精度要求越来越高,如下表1所示为电信业务对频率要求。以前,电信业务为了达到频率同步,各个站点需要通过GPS(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)来提供准确的时钟。使用GPS需要拉天线出来,施工、安全的成本比较高。使用设备的同步以太功能,可以通过以太网从其他站点同步时钟,也可以从线路上选取最...

阅读全文>>

热门文章 华为以太网三层交换原理

时间:2016-5-23   作者:浙江思唯网络   分类: 基础配置   评论:0  
时间:2016-5-23   分类: 基础配置    热度:7961   评论:0
早期的网络中一般使用二层交换机来搭建局域网,而不同局域网之间的网络互通由路由器来完成。那时的网络流量,局域网内部的流量占了绝大部分,而网络间的通信访问量比较少,使用少量路由器已经足够应付了。 但是,随着数据通信网络范围的不断扩大,网络业务的不断丰富,网络间互访的需求越来越大,而路由器由于自身成本高、转发性能低、接口数量少等特点无法很好的满足网络发展的需求。因此出现了三层交换机这样一种能实现高速三层转发的设备。 路由器的三层转发主要依靠CPU进行,而三层交换机的三层转发依靠硬件完成,这就决定了两者在转发性能上的巨大差别。 当然,三层交换机并不能完全替代路由器,...

阅读全文>>

热门文章 以太网二层交换原理

时间:2016-5-20   作者:浙江思唯网络   分类: 基础配置   评论:0  
时间:2016-5-20   分类: 基础配置    热度:9958   评论:0
       以太网二层交换原理 二层交换设备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,即数据链路层,它对数据包的转发是建立在MAC(Media Access Control )地址基础之上的。 二层交换设备不同的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独立,各接口属于不同的冲突域,因此有效地隔离了网络中物理层冲突域,使得通过它互连的主机(或网络)之间不必再担心流量大小对于数据发送冲突的影响。 二层交换设备通过解析和学习以太网帧的源MAC来维护MAC地址与接口的对应关系(保存MAC与接口对应关系的表称为MAC表),通过其目的MAC来查找MAC表决定向哪个接...

阅读全文>>

热门文章 以太网详解(二)

时间:2016-5-19   作者:浙江思唯网络   分类: 基础配置   评论:0  
时间:2016-5-19   分类: 基础配置    热度:17791   评论:0
5、最小帧长 由于CSMA/CD算法的限制,以太网帧必须不能小于某个最小长度。以太网中,最小帧长为64字节,这是由最大传输距离和冲突检测机制共同决定的。        规定最小帧长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:A站点已经将一个数据包的最后一个Bit发送完毕,但这个报文的第一个Bit还没有传送到距离很远的B站点。B站点认为线路空闲继续发送数据,导致冲突。        图1 Ethernet_II的帧结构 高层协议必须保证Data域至少包含46字节...

阅读全文>>

热门文章 以太网详解(一)

时间:2016-5-18   作者:浙江思唯网络   分类: 基础配置   评论:0  
时间:2016-5-18   分类: 基础配置    热度:18898   评论:0
1、以太网交换简介 以太网最早是指由DEC(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)、Intel和Xerox组成的DIX(DEC-Intel-Xerox)联盟开发并于1982年发布的标准。 经过长期的发展,以太网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,包括标准以太网(10 Mbit/s)、快速以太网(100 Mbit/s)、千兆以太网(1000 Mbit/s)和万兆以太网(10 Gbit/s)等。 IEEE 802.3规范则是基于以太网的标准制定的,并与以太网标准相互兼容。 在TCP/IP中,以太网的IP数据报文的封装格式由RFC894...

阅读全文>>

返回顶部    首页   
版权所有:Swiers思唯网络博客    浙江思唯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