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IS-IS理论知识详解(四)
IS-IS理论知识详解(三):http://www.023wg.com/lypz/316.html
20、IS-IS管理标记
管理标记特性允许在IS-IS域中通过管理标记对IP地址前缀进行控制,可以达到简化管理。其用途包括控制不同级别和不同区域间的路由引入,以及在同一路由器上运行的IS-IS多实例。
图1 IS-IS组网示意图
如上图1所示,RouterA需要与处于其他Level-1区域的RouterB、RouterC、RouterD相互通信,且为了保证信息安全,其他Level-1区域内的路由器不能收到RouterA发送的报文信息。
首先,可以给RouterB、RouterC、RouterD使能了IS-IS的接口配置相同的管理标记值tag。然后在Area4的Level-1-2路由器做从Level-2到Level-1区域的路由渗透时,应用匹配指定的tag。
这样就可以满足RouterA在与其他Level-1区域通信时,仅与RouterB、RouterC、RouterD进行通信。此时,在RouterA上形成的拓扑结构如下图2所示。
图2 IS-IS管理标记应用示意图
管理标记值与某些属性相关联。当cost-sytle为wide、wide-compatible或compatible时,如果发布可达的IP地址前缀具有该属性,IS-IS会将管理标记加入到该前缀的IP可达信息TLV中。这样,管理标记就会随着前缀发布到整个路由域。
21、IS-IS Wide Metric
在早期的ISO10589中,使能IS-IS协议的接口下最大只能配置值为63的开销值,此时认为IS-IS开销类型为narrow。但是在大型网络设计中,较小的度量范围不能满足实际需求。所以在RFC3784中规定,使能IS-IS协议的接口开销值可以扩展到16777215,IS-IS路由开销值可以达到4261412864,此时IS-IS的开销类型为wide。
narrow类型下使用的TLV:
128号TLV(IP Internal Reachability TLV):用来携带路由域内的IS-IS路由信息。
130号TLV(IP External Reachability TLV):用来携带路由域外的IS-IS路由信息。
2号TLV(IS Neighbors TLV):用来携带邻居信息。
wide类型下使用的TLV:
135号TLV(Extended IP Reachability TLV):用来替换原有的IP reachability TLV,携带IS-IS路由信息,它扩展了路由开销值的范围,并可以携带sub TLV。
22号TLV(IS Extended Neighbors TLV):用来携带邻居信息。
如下表1所示,不同开销类型接收和发送IS-IS信息的类型不同。
开销类型 |
接收 |
发送 |
narrow |
narrow |
narrow |
narrow-compatible |
narrow&wide |
narrow |
compatible |
narrow&wide |
narrow&wide |
wide-compatible |
narrow&wide |
wide |
wide |
wide |
wide |
当配置开销类型为compatible的时候,会按照narrow类型和wide类型分别发送一份信息。
wide类型下的IS-IS和narrow类型下的IS-IS不可实现互通。如果需要互通,就必须设置成一致的开销类型,让网络上所有路由器都可以接收其他路由器发的所有报文。
22、IS-IS LSP分片扩展简介
当IS-IS要发布的链路状态协议数据报文PDU(Protocol Data Unit)中的信息量太大时,IS-IS路由器将会生成多个LSP分片,用来携带更多的IS-IS信息。
IS-IS LSP分片由LSP ID中的LSP Number字段进行标识,这个字段的长度是1字节。因此,一个IS-IS进程最多可产生256个LSP分片,携带的信息量有限。
在RFC3786中规定,IS-IS可以配置虚拟的SystemID ,并生成虚拟IS-IS的LSP报文来携带路由等信息。
22、IS-IS LSP分片扩展基本概念
1、初始系统(Originating System):
初始系统是实际运行IS-IS协议的路由器。允许一个单独的IS-IS进程像多个虚拟路由器一样发布LSP,而“Originating System”指的是那个“真正”的IS-IS进程。
2、系统ID(Normal System-ID):
初始系统的系统ID。
3、虚拟系统(Virtual System):
由附加系统ID标识的系统,用来生成扩展LSP分片。这些分片在其LSP ID中携带附加系统ID。
4、附加系统ID(Additional System-ID):
虚拟系统的系统ID,由网络管理器统一分配。每个附加系统ID都允许生成256个扩展的LSP分片。
附加系统ID和系统ID一样,在整个路由域中必须唯一。
5、24号TLV(IS Alias ID TLV):
用来表示初始系统与虚拟系统的关系。
23、IS-IS LSP分片扩展工作原理
在IS-IS中,每个系统ID都标识一个系统,每个系统都最多可生成256个LSP分片。通过增加附加系统ID,可以最多配置50个虚拟系统,从而使得IS-IS进程最多可生成13056个LSP分片。
使能分片扩展功能之后,如果存在由于报文装满而丢失的信息,系统会提醒重启IS-IS。重启之后,初始系统会尽最大能力装载路由信息,装不下的信息将放入虚拟系统的LSP中发送出去,并通过24号TLV来告知其他路由器此虚拟系统和自己的关系。
24、IS-IS LSP分片扩展工作模式
IS-IS路由器可以在两种模式下运行LSP分片扩展特性:
图1 IS-IS LSP分片扩展
模式一:
用于网络中的部分路由器不支持LSP分片扩展特性的情况。
虚拟系统参与路由SPF计算,初始系统发布的LSP中携带了到每个虚拟系统的链路信息。类似地,虚拟系统发布的LSP也包含到初始系统的链路信息。这样,在网络中虚拟系统看起来与初始系统相连的真实路由器是一样的。
这种方式是为了兼容不支持分片扩展的老版本所做的一个过渡模式。在老版本中,IS-IS无法识别IS Alias ID TLV,所以虚拟系统的LSP必须表现的像一个普通IS-IS发出的报文。
如上图1所示,RouterB是不支持分片扩展的路由器,RouterA设置为Mode-1模式的分片扩展,RouterA1和RouterA2是RouterA的虚拟系统,RouterA将一部分路由信息放入RouterA1和RouterA2的LSP报文中向外发送。
RouterB收到RouterA,RouterA1和RouterA2的报文时,认为对端有三台独立的路由器,并进行正常的路由计算。同时RouterA到RouterA1和RouterA2的开销都是0,所以,RouterB到RouterA的路由开销值与RouterB到RouterA1路由开销值都相等。
虚拟系统的LSP中包含和原LSP中相同的区域地址和过载标志位。如果还有其它特性的TLV,也必须保持一致。
虚拟系统所携带的邻居信息指向初始系统,metric为最大值减1;初始系统所携带的邻居信息指向虚拟系统,metric必须为0。这样就保证了其它路由器在进行路由计算的时候,虚拟系统一定会成为初始系统的下游节点。
模式二:
用于网络中所有路由器都支持LSP分片扩展特性的情况。
虚拟系统不参与路由SPF计算,网络中所有路由器都知道虚拟系统生成的LSP实际属于初始系统。
在该模式下工作的IS-IS,可以识别IS Alias ID TLV的内容,并作为计算树和路由的依据。
如上图1所示,RouterB是支持分片扩展的路由器,RouterA设置为Mode-2模式的分片扩展,RouterA1和RouterA2是RouterA的虚拟系统,RouterA将一部分路由信息放入到RouterA1和RouterA2的LSP报文中向外发送。
当RouterB收到RouterA1和RouterA2的LSP时,通过IS Alias ID TLV知道他们的初始系统是RouterA,则把RouterA1,RouterA2所发布的信息都视为RouterA的信息。
无论在哪种方式下,初始系统和虚拟系统的LSP零分片中,都必须包含IS Alias ID TLV来表示初始系统是谁。
25、IS-IS主机名映射
IS-IS主机名映射机制为运行IS-IS协议的设备提供了一种从主机名到System ID映射的服务,它包括动态主机名映射和静态主机名映射。
动态主机名映射的优先级高于静态主机名映射。当两者同时存在时,由动态主机名代替静态主机名。
在没有使能主机名交换特性的运行IS-IS协议的设备上,查看IS-IS邻居和链路状态数据库等信息时,IS-IS域中的各设备都是用由12位十六进制数组成的System ID来表示的,例如:aaaa.eeee.1234。这种表示方法比较繁琐,而且易用性不好。主机名交换机制就是为了方便对IS-IS网络的维护和管理而引入的。
在下列三种情况下会将System ID替换为主机名显示:
1、显示IS-IS邻居时,将IS-IS邻居的System ID替换为主机名。如果该邻居为DIS,则DIS的System ID也替换为该邻居的主机名。
2、显示IS-IS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LSP时,将LSP ID中的System ID替换为发布该LSP的设备的主机名。
3、显示IS-IS链路状态数据库的详细信息时,对于使能了动态主机名交换的设备发送的LSP报文会增加显示Host Name字段,而此字段显示内容中的System ID也将替换为发送此LSP的设备的动态主机名。
1、IS-IS动态主机名映射:
在使能了动态主机名映射的设备上,IS-IS动态主机名的信息在LSP中以137号TLV(Dynamic Hostname TLV)的形式发布给其他IS-IS设备。
在其他设备上使用IS-IS相关显示命令查看IS-IS信息时,本地设备的System ID将被设置的主机名所代替,这样更直观,也更容易记忆。
动态主机名的TLV是可选的,它可以存在于LSP中的任何位置。其中TLV的value值不能为空。设备在发送LSP的时候可以决定是否携带该TLV,接收端的设备也可以决定是否忽略该TLV,或者提取该TLV的内容放在自己的映射表中。
2、IS-IS静态主机名映射:
静态主机名映射是指在本地设备上对其他运行IS-IS协议的设备设置主机名与System ID的映射。静态主机名映射仅在本地设备生效,并不会通过LSP报文发送出去。
26、IS-IS可靠性简介
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,各种业务对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在运行IS-IS的网络中,IS-IS提供高可靠性来保证在网络出现故障或维护设备时,业务可以不间断转发。
IS-IS可靠性包括热备份HSB(Hot Standby)、批量备份、实时备份、IS-IS GR(Graceful Restart)、IS-IS与BFD联动等。
IS-IS将需要备份的数据从主用主控板AMB(Active Main Board)备份到备用主控板SMB(Standby Main Board)。无论何时主用主控板出现故障,备用主控板都会变成激活状态,接替工作,保证IS-IS能够正常运行,从而提高IS-IS的可靠性。
IS-IS数据的备份分为两种方式:
1、数据备份:
对进程和接口数据进行备份。在此种方式下,主用主控板与备用主控板上的IS-IS数据保持一致,使得在发生主备切换时,邻居设备不感知。
2、命令行备份:
将在主用主控板上成功执行的命令行数据备份到备用主控板。
通过命令行返回值判断是否到备用主控板执行命令。若主用主控板执行成功则发送到备用主控板执行,否则不发送到备用主控板执行并记录命令行失败日志。如果备用主控板执行失败,记录日志。
在此种方式下,主用主控板仅将成功执行的配置命令发送到备用主控板执行。如果主用主控板发生故障,切换至备用主控板后设备还需要重新建立IS-IS邻居关系。
1、IS-IS热备份:
具有分布式结构的设备可支持IS-IS热备份特性。
IS-IS支持的热备份在运行过程中采用命令行备份方式,即保持主用主控板和备用主控板上的IS-IS配置信息一致。当发生主备切换时,新主用主控板上的IS-IS进行GR(Graceful Restart),重新向邻居发送建立邻居的请求,同步LSDB数据库,从而保证流量不受影响。
2、IS-IS批量备份:
2.1、批量数据备份
备用主控板插入时,需要一次性将主用主控板数据备份到备用主控板,称为批量数据备份。批量备份过程中不允许改变配置。
2.2、批量命令行备份
备用主控板插入时,需要一次性将主用主控板所有配置发送到备用主控板执行,称为批量命令行备份。批量备份过程中不允许改变配置。
3、IS-IS实时备份:
3.1、数据实时备份
将进程和接口数据实时发生变化的数据更新到备用主控板。
3.2、命令行实时备份
将主用主控板上执行成功的命令发送到备用主控板执行。
IS-IS理论知识详解(五):http://www.023wg.com/lypz/318.html

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023wg.com/lypz/317.html
版权声明:若无注明,本文皆为“Swiers思唯网络博客”原创,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