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实验拓扑
MPLS基本配置
配置MPLS是极其简单的一件事。首先把这张图上的IGP打通,注意Lo0的路由也要打通,等会儿再说为什么。IGP要通
- 全局下的mpls ip
- 指定LDP的router-id,一般用环回口
- 在需要启用MPLS的端口下配置mpls ip
比较新的软件版本里,全局下的mpls ip这条命令是默认开的,反倒是你no掉它的时候,no mpls ip会显式出现在配置中
指定LDP的router-id
mpls ldp router-id Loopback0 force
启用MPLS接口的配
验证MPLS
配好以后的路由表,每台路由器都差不太多,以R3为例

然后就可以作一些检查
如拓扑所示,R3左右只有两个邻居,自然,也就只有两个LDP neighbor(所以R3转发出去的数据包的出标签只能是这两个邻居"告诉"R3的)
绑定表里不难看出,R3为每条路由都有绑定标签
local binding是路由器根据本地路由表绑定的标签,这个值会通告出去, 请注意10.40.0.6/32的本地标签,是18,R2将会使用该标签贴到转发去往10.40.0.6的数据包上。
remote binding实际上就是下游路由器通告上来的。
imp-null是隐式空标签, 如果匹配到它,就要将标签弹出,这其实意味着下一跳一定就是数据包的终点了,也就没必要再带着标签过去了——10.40.6.0/30确实是R2的直连网段。
下面这两条稍微有点特殊,你会发现它们没有local binding,这是自然的,因为R3本地并没有这两条路由。

再看这张表,这是R3实际转发参考的表
测试
我们不能直接拿Lo0去测试,因为Lo0本来就是路由可达的,没意义。
所以我在R2和R6上分别另起了Lo1,配置了2.2.2.2/32和6.6.6.6/32,然后配置静态路由指向对方的环回口
R2

R6
如果IGP配置的没有问题,R2上到10.40.0.6和R6上到10.40.0.2肯定是可以通的,所以实际上,数据包会被递归到这两条路由的下一跳上去,以R2为例
从CEF的输出中就能看到,R2转发到R6的6.6.6.6的数据包时,出标签会是18,因为实际上是递归到了10.40.0.6上去了
所以就可以通了
关注微信公众号思唯网络,回复资料就可以领取学习资料一份,先到先得噢!来跟我一起交流网络技术吧!

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023wg.com/975.html
版权声明:若无注明,本文皆为“Swiers思唯网络博客”原创,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。

